《徐州医科大学报》  

第01版

奋力开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

摘要:奋力开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向长期关心支持徐州医科大学事业发展的广大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第40年。这一年,也是学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抢抓医学教育改革新机遇,探索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全面深化学校管理改革,奋力开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的一年。 2018年,是徐州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这一年,也是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5月,举办“甲子芳华,筑梦百年”为主题的建校60周年发展大会,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10月,完成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为学校注入新鲜活力与动力;12月,胜利召开徐州医科大学第一次党代会,指明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 2018年,是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上海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我校位居147位;麻醉学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中再次排名全国第一;多门教材(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以及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又有4位海外人才入选2018年特聘教授;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中有升;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突出,首次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举办了首届“感动徐医”人物与事件评选,大力弘扬徐医文化;成功召开了首届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院长论坛,新增8家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徐州市口腔医院成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校、院、企多方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成立了“徐州医科大学董事会”;徐医附院制定实施“1234”转型发展战略,内涵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学校顶层设计更加系统科学、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深入、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扎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有效。学校上下团结一致、欣欣向荣。 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点滴成就,都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厚爱,凝聚着广大校友的深情与厚意,更凝聚着全校师生的汗水与结晶。在此,我们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9年,是学校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是学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发展之年,是学校“改革30条”任务落地生根的实施之年。我们任重而道远。 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2019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更加恢宏的视野、开放的格局、务实的作风,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奋力开启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征程中,谱写出新的华彩乐章!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心想事成、阖家幸福! 党委书记:夏有兵 校 长:郑骏年

我校举办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麻醉学基础与临床学术创新论坛

摘要:我校举办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麻醉学基础与临床学术创新论坛 本报讯 12月14-16日,由我校麻醉学院主办的江苏省研究生麻醉学基础与临床学术创新论坛于主校区举办。 本次论坛是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开展的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系列的重要活动之一,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搭建一个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生的交流与合作。 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袁增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韩如泉教授、北京大学李毓龙教授,以及我校曾因明教授、副校长曹君利教授、肖诚教授等国内麻醉学界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及导师参会,涵盖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等41所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 15日上午举行了论坛开幕式。我校副校长曹君利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校党委书记夏有兵教授讲话,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并期待在座的各位专家,硕、博士同学一起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领导,导师、研究生代表出席会议。 论坛上,杨雄里院士、曾因明教授、曹君利教授、袁增强教授围绕麻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作大会报告。武胜昔、李毓龙、韩如泉、肖诚教授为研究生带来了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和学术规范讲座。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老师以及国内麻醉学知名学者担任评委,对研究生的优秀论文报告和壁报进行了现场评选与点评。最终有24篇论文报告和壁报在50余篇征文中胜出,与会专家向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我校麻醉学科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享誉海内外的品牌学科,其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终身教育体系在国内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具有科研思维能力的麻醉医生”,是学科一直秉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本论坛汇聚了麻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智慧,让研究生了解到最具前沿性的神经科学技术,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次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对研究生今后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将产生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麻醉学院)

我校组织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

摘要:我校组织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 本报讯 12月18日上午10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组织师生员工集中观看了这一盛况。 上午9时50分,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学术报告厅集中,做好统一收看直播的准备。各二级学院(系)、部门以及附院、附三院分别运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收看本次直播。 2个多小时的直播,40年的历史跨越。通过大会,大家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回溯了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大家无不为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学习、领悟改革开放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祖国下一个40年的腾飞巨变做出自己的贡献。(宣传部)

我校获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摘要:我校获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本报讯 1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有关通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与要求,经专家综合评定,认定74家高校附属医院(牵头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上榜医院,江苏省仅有4家医院入选。(张静)

我校通过“科普中国
——灾害医学救援及公众自救互救科普基地”现场考察评审

摘要:我校通过“科普中国——灾害医学救援及公众自救互救科普基地”现场考察评审 本报讯 12月25-26日,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教授率领专家组一行六人莅临我校,代表中国科协就我校申报“科普中国——灾害医学救援及公众自救互救科普基地”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察、评审。 校领导夏有兵、蔡红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党组书记吴永平教授等出席评审现场会。会议由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许铁主持。 夏有兵书记致辞,对李宗浩会长长期以来给予我校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示感谢。他向专家们介绍了我校办学60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畅谈了新一届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他希望李会长继续给予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建设更多的指导与支持,助力我校救援医学研究所提档升级。 李宗浩会长表示,希望能够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据他介绍,“科普中国”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协为了助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于2018年提出的并面向全国招标的项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与徐医等三家单位共同申报的该项目从263家单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三),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 吴永平教授和蔡红星副校长分别发表讲话。 评审分三个阶段。首先,专家组成员、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负责人贾嘉代表专家组具体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认定办法。急救与救援医学系相关领导分别就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医护工作者和学生志愿者十几年来坚持不懈进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作了汇报。评审专家们认真查看了我校开展公众自救互救培训工作的档案资料,现场考察了应急救援培训器材库房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卫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最后,专家组进行打分,现场汇总,宣布现场考察评审结论。评审专家组对我校急救科普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符合申报审定命名资格,通过现场考评,待中国科协核准并发文授牌。 (急救与救援医学系)

第02版

我校在2018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前200

摘要:我校在2018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前200 本报讯 日前,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18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7.10.1—2018.9.30),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优异。我校入选中国内地高校TOP200排名数据,其中独立设置的医药类院校共有21所入围。 从统计结果来看,TOP200高校中双一流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占比相当,其中双一流高校共有99所上榜,非双一流高校共有101所。双一流高校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有4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8所。 最新自然指数中,北京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1位,全球高校第8位。清华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2位,全球高校第10位。南京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3位,全球高校第11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外,进入内地前十名的高校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和南开大学,以上10所高校均进入全球高校前50位。(宣传部)

徐医附院多个学(专)科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百强榜

摘要:徐医附院多个学(专)科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百强榜 本报讯 12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发布仪式暨第五届中国医学科学发展论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现场正式发布“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徐医附院11个专科榜上有名,入榜专科数量和排名领衔苏北和淮海经济区。 今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共对1662家三级医院进行科技量值评价,涵盖29个学科领域。徐医附院血液病学位居第30名;消化病学位居第62名;神经外科学位居第62位;神经病学位居第64名;泌尿外科学位居第71名;精神病学位居第73名;皮肤病学位居第75名;急诊医学位居第80位;骨外科学位居第92位;肿瘤学位居第98位;肾脏病学位居第99名。 目前,徐医附院正处于高质量转型的重要时期。医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致力于为淮海经济区人民的健康服务,致力于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此过程中,推进落实 “人才学科战略”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条件。此次,徐医附院多个专科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百强榜,一方面彰显了医院学(专)科建设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给医院推进落实“人才学科战略”,打造国际化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梯队,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矩阵,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附院)

手语歌舞动的不只是指尖

摘要:手语歌舞动的不只是指尖 近日,由东北师范大学心桥手语社、欢乐手语的杜银铃老师牵头的“用手语,赞母校”活动,正在全国高校间如火如荼地展开。我校心言手语社代表徐州医科大学积极参与其中。 用歌声表达对学校的赞美,或许并不新鲜,而且一般人看来,手语歌中舞动的指尖与普通的舞蹈也没有什么区别。但当我们开始在意,进而试图了解那舞姿的含义时,一切便大不相同了。这是一个新世界的入口,它就像破釜酒吧后面的对角巷,一直在那个角落里,之前从未注意,却是个丰富的、渴望被了解的世界。听障人们聚集在他们的“对角巷”渴望着普通人的访问。 我国听障人数高达两千万,他们参与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我国的手语普及令人堪忧。几乎每一个听障患者都因医生不懂手语,而产生过不愉快的看病经历。挂号、拿药、问诊无一不难,甚至让一些患者不愿到医院就医。体育、商业、学术等方面手语术语的缺乏,使得听障患者难以涉足其中。 然而直到2004年才有高校开设手语课程,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招收手语研究生。相较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有近130所高校下设手语专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问题凸显于2008年奥运之际,当时国际奥委会要求我国至少有900名专业手语翻译,但当时整个北京达到相关要求的只有20多人,国家不得不紧急从全国各地抽调相关人才赴京,组织紧急培训。 往事已矣,然而直到今天手语普及依旧没有突破进展。今年6月21日国家发布《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中国手语,促进手语普及。 形势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今日的大学生,今后的大夫,身处徐医的我们更有责任了解手语,并以此为契机参与到对听障人士的关爱中去。帮助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最青春的大学生不就应该最先做出奉献吗?现在,我们欣赏手语歌,或许只是在意它上下翻飞的美丽,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我们舞动手指,更是给患者以亲切的关怀。 多学一点本领,给自己一个机会,给患者一份希望。

药学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喜获佳绩

摘要:药学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喜获佳绩 本报讯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近日在浙江大学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等近百所高校、436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大赛。我校印晓星教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出席了本次论坛。 我校药学院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陈晗(指导教师:高剑)、2016级药学专业周琼(指导教师:姜力群)在药学院李瑾、高恩泽两位老师带领下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评审专家层层筛选,陈晗同学的参赛项目喜获“创新成果一等奖”,周琼同学的参赛项目喜获“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壁报奖”。 大学生药苑论坛创办于2008年,迄今已举办了11届,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展示学生的创新性实验成果,已成为全国药学类大学生交流盛会,被誉为药学类专业的“挑战杯”。近年来我校药学院均派出代表参加比赛,参赛同学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得了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具有过硬的科研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与饱满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药学院教师的指导水平,向全国其他高校展示了我校药学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 (药学院)

喜讯

摘要:喜讯 本报讯 ★12月12日,在江苏省医学会的主持下,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我校心血管病研究所、附属医院心内科李东野教授当选为省医学会微循环学分会主任委员。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钱文浩教授和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朱红主任医师当选为省医学会微循环学分会委员。(刘洋) ★近日,在克州人民医院开展的第十六期“润心计划”为四名先心病患儿送去了健康。此次接受手术的患儿有两名患者是来自邻国吉尔吉斯斯坦,他们的父母正是因为听说克州人民医院有“润心计划”和“徐医麻醉专家”,所以特意来接受治疗。根据患儿情况,ERAS团队采取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围术期应急预案。术中,我校附院麻醉科援疆医生程伟博士成功为患儿提供全程ERAS服务。(附院) ★我校附院脑卒中中心叶新春副教授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国家脑防委编写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收录引用,并被作为八项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在报告中进行详细介绍。此八项代表性成果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附院)

敢想敢为,决胜青春赛场

摘要:敢想敢为,决胜青春赛场 奋战435个日夜,修改答辩稿900余次,模拟答辩1300余次,10440小时魔鬼集训……这些数据是我校《益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战的小小总结,这支队伍从大浪淘沙的校级初赛到省赛,再到国赛,最终决赛斩获金奖,实现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奥林匹克”赛事金奖零的突破。这是江苏省医药类院校在本届“创青春”中唯一金奖,也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医药类院校唯一的创业计划赛金奖。 “这样一场比赛的经历,是我这辈子都难忘的回忆,可能经历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只有我们自己清楚。”费杰笑着向笔者讲到。费杰作为这支队伍中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心中有着更多的责任与感悟,“我们团队有近十人,都是我校来自各个专业的顶尖人才,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这样的一群人一起奋斗当然是一件乐事,但我也深感压力。” 所有的幸运不过是过往努力的积攒,为了最后能在决赛的舞台上展现最完美的一面,整个项目团队一同咬牙熬过了漫长的备战期,这期间的辛苦不言而喻。“熬夜几乎变成了常事,既要向项目投入大量的精力,又要保证自己的专业课程不被落下,真的很忙碌,也真的很辛苦。”团队成员罗江回忆起那段经历,向笔者这样表示,“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整个团队在漫长的备赛过程中,遇到过一些技术难题,但是团队成员毫不退缩,和指导老师郭开今教授一起研究攻克,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每一名成员为了这个项目都努力做到最好。为此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到公司和医院反复进行实践和产品调研,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与反馈。指导老师袁子桐在接受采访时,丝毫不掩饰对这个项目团队的赞许:“优秀项目加优秀团队,从平常文本撰写、材料整理到思路探讨、备战模拟。团队都能做到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我一直相信这样的团队一定能乘风破浪,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次比赛不仅是对学生团队的一种考验,更是对教师团队的考验。指导老师郭开今教授,平时主要在附属医院工作,临床工作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仍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给同学们指导。 采访袁老师时,他还讲了一个很温暖人心的小故事。在决赛上场以前,指导老师医学影像学院彭波书记给四位进场的同学叮嘱完一些细节,用他自己的方式给参赛队员创造了轻装上阵的氛围。但是就在团队即将转身奔赴赛场时,彭波书记却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这场景就宛如是送孩子高考,家长心里那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欣慰,彭书记这种性情的展露让我很是感动。”而非常有趣的是,当笔者询问参赛队员整个比赛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大家给出的回答,也都是彭书记的那一抹泪水。这种默契或许就是带队老师与团队成员一路相互鼓励,共渡难关的深厚情谊最好的见证吧。 在结束采访后不久,团队负责人费杰给笔者发来这样一条信息:“我觉得精彩的青春无非是四个字:敢想敢为。有创新的想法就去联系老师,有一闪而过的灵感就将它落实。我觉得这是我们团队最终获得胜利的关键,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创青春”的比赛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费杰团队创业创新的路途才刚刚开始,据费杰透露,团队对《益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项目有未来的规划,拟在今年年底进行注册公司,项目也将会依托多方面的资源进一步完善发展,团队的大部分成员会继续跟进,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个项目做成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这或许就是对“敢想敢为”最好的诠释,笔者相信费杰和他的团队会迎来更大的成功。 (席元晟 姚昊成)

第03版

英国游记

摘要:英国游记 当我在午夜难以入眠,迟觉这是英国之行送给我的最后一件礼物——时差。我略微苦涩又欣然接受了它,十二天太短了,短到我好似匆匆一瞥女王华贵面纱下的绝代芳容,风吹过后只能顾自凝望她的背影相思无涯。 旅途的第一站就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笔下的剑桥。不得不说,剑桥大学的桥真是出乎意料的多。剑河贯穿了几乎整个剑桥,每所学院都有跨河的桥,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要数叹息桥。据说这座桥是通往考试院的必经之路,那些平日没有做好功课的学生,在踏上这座桥时便会悔恨万分。看来旁人眼中的神仙般存在的剑桥才子们,也有平常人的痛苦呢。 我们在下午的时候乘船游览了剑河。翡翠色的柔波在阳光的轻抚下惬意流淌,倒映着国王学院和古老康桥的巍然屹立,倒映着千年的思想热潮和文化复兴,倒映着古时今日代代剑桥学子不止的求索……正如艾伦·拜尔教授演讲中引述的“Learn from yesterday. Hope for tomorrow. But live for today.”英国人借鉴历史,却不囿于过去。如今,剑桥前瞻性的创新意识赢得了众多新科技的合作机遇,让它得以在日新月异的潮流中从容前进。剑桥是见证了悠悠岁月的德高望重的老者。我仿佛一瞬间读懂了那轻轻的不舍里的无限爱意与崇敬。 说到建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哥特教堂。肋状拱顶支撑起刻有浮雕的乳白色高墙,绘着宗徒画像的花窗玻璃,和高悬于塔顶的十字架是英国无论哪里都最频繁的标志。我曾对欧洲文学中深厚的宗教氛围颇有疑惑,但现在对其千百年的宗教历史深信不疑——我看到了礼拜日整条街道歇业的商铺,忏悔室井然静默的长队,十字架下供奉的焰火玫瑰,弥撒中唱起的高昂圣歌。我看到一座座专心修筑的信仰塔碑,和对物质权衡之后的精神自由。 而为城市注入活力的还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街头艺人的存在能让再普通不过的街角都散发独特的魅力。翘着二郎腿的长胡子老汉将夹克衫的领子竖起老高,双手一搭,随意敲出一段不循章法却妙趣横生的灵感,惹得人们纷纷驻足,心甘情愿为他的新专辑掏腰包。被一群孩童围的水泄不通的玩具店员将巨大的网兜,浸到桶里,又往空中一挥,便吹出漫天斑斓的肥皂泡。夕阳的余晖拉长三三两两不归客的身影,组成一幅别有风情的夜景。穿着公主裙的萝莉抱着蜜蜂雕塑玩得不亦乐乎,年轻的父亲端着相机各种方位跑,却只拍到了一个金色脑袋。鸽群在广场上昂首阔步,巡视着守护这静谧的夜晚。 英国的食物也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尝试了从极具地方特色的哈吉斯到国宴级别的炸鱼薯条后,最令我惊喜的是一家火车站旁的烤肉店。烤成姜黄色火鸡被切成薄薄的片,蘸上一勺粘稠的奶油酱。再在盘子一角点缀翠绿的嫩豌豆和橙红的胡萝卜片。对了,还有冒着泡的冰镇百威啤酒,透凉的温度正好浇去烤肉的焦味,而清甜的豌豆又中和了舌尖的苦涩。巧妙地结合游走在味觉神经上东敲西打,叮叮咚咚像在合奏一曲交响乐! 多么希望能继续在仲夏的记忆里酣眠,沉淀彩虹似的梦。

彭城是他

摘要:彭城是他 光影穿越千年时光,一个人的身影踏历史风沙而来,逆着光我看不见他的脸庞,但我知道这是他,他是不会老去的奇妙存在。一点心火在他胸膛上亮得惹眼,这初心的火苗打淮海的浪潮里取得厚重,打云龙山巅的霞光里取得鲜红,从无数志士仁人手中取得信念,依旧燃烧在百年来彭城人的心头。那点火光曾在千年的时光里彪炳青史,一次又一次照亮着淮海大地上后来者前行的路。 这个人是徐州城灵气所结的化身,他有着与整座城市共同的骨血与脉息,他的身影最蓬勃又最勇敢,活跃在彭城大地的每个时空和角落,他凝视着这片土地上数千年历史所发生的一切。 六千年文明史,两千六百年建城史,他把最青春的岁月献给永不动摇的理想。他在这片土地召唤着风雨雷电,在最贫瘠的时代种下最蓬勃的未来。 他喜静,于是他踏遍巍巍云龙山的每一处石阶,触摸宁静云龙湖畔的每一条拂柳,寻觅古城街巷的每一缕呼吸,感知生生不息徐州人的每一份脉搏。他从来缄默不语,只是静静守护这份山水的美好。他喜与彭祖共论养生与长寿之道,或许还曾与他一起在宅院中打完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他喜与友人共赏雅俗,或许还曾与苏轼在放鹤亭纵论出世与入仕之矛盾,酒到酣处怕也会唏嘘感叹泪湿衣襟;他听汉高祖刘邦《大风歌》的意气风发,赞他的帝王之气;他念霸王项羽《垓下歌》的悲壮绝望,叹他的痴望执念。 他亦不惧动,因为见到过太多太多的厮杀背叛。朝局动荡必会引起战争与鲜血,这里数千年来被无数帝王占领、建都,然后又被推翻、重建,在这里,他见证了一个混头小子成长为西楚霸王,又眼见着他从绝对鼎盛逐渐衰落,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个昔日霸王最后落败于同样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 我们在历史书籍上匆匆扫过的几行字或许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诚然,历史浪潮在数千年来不知吞噬了多少城市的记忆,可幸如彭城,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今日依旧有着自己的一方土地。世人皆道,一切都会随着历史变迁而变化,可千百年来他何曾变过? 历史的河流蜿蜒到今天,多少三峡险关几度大漠孤川,可他还是顽强流作一川大江汇入时代之海洋,他凭的就是与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精神,情怀与志气有削减几分吗?从来没有。他倔强地带着伤口和骄傲走向一个又一个千年。这种春风吹又生的力量,在百年前的五四擎起过爱国进步的旗帜,在内敌外敌侵扰中端起过卫我河山的枪炮,在建国大业中扛起过最沉最重的钢铁,在复兴的浪潮中扬起过最靓丽的风帆。 我们足够幸运,遇见的他依旧年轻,纵然盛衰荣辱曾斑驳了脸颊,但幸哉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是的,彭城是他。 (医学技术学院 陆悦)

回忆50年前进行的组织学教学改革

摘要:回忆50年前进行的组织学教学改革 (接499期报纸) 二、关于三环节教学法 组织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借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学习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从而阐明它们的功能。其主要内容均属细胞、组织的描述性的形态结构问题。它与解剖学一起同属形态学科,但由于组织学的标本---切片需经过复杂的固定、切片和染色的过程;切面的不同也会影响标本的形态结构;再加上显微镜常有质量问题,且它的使用也要有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同学反映组织学比解剖学难学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以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实验课)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弊端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和印象的阶段,叫做感性认识阶段。所看到的是事物的现象,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结。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在脑子里发生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叫做理性认识的阶段。它到达了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 组织学理论课的内容一般都是前人对某种组织的结论性的概念,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对组织学毫无感性认识,的确难以理解。比如说“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及体内腔隙管道的内表面,有大量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薄膜状组织。”学生对于这种填鸭式的讲课只能死记硬背的背下来。理解不了到底薄膜呈什么样子?在切片上还是找不到上皮组织的。 毛主席又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还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这就提示我们必须在讲理论课之前要添加一个环节,给学生先去实践(观察切片)的机会,以期获得感性认识,并引导他们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概念。这个环节就称之谓“引学”(以后又改称“导学”)。这犹如古谚语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和“一目了然”的含意一样。 2、三环节教学法,即引学(导学)——理论课——实验课教学法 三环节教学法贯穿于组织学所有的章节。因此原有的教材和实验讲义都不适用了,必须重新编写。这个任务就落到我的肩上。每一章或单元都要分为引学、讲稿和实验指导三部分来写,其中最困难的是引学部分,因为在编写之前,首先要选定让同学观察的切片,如没有合适的切片,还要请技术室试制,花费大量时间。 引学(导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本章节的重点切片。以上皮组织章为例,我们特地制备了猫的气管食管完整横切片,及其大型挂图。要求学生对照挂图在气管和食管的管腔面寻找和观察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要求他们体会和讨论位于管腔面的位置和呈薄膜的状态;进一步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皮组织的位置和形态学特征;最后由老师总结。这样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实践活动)来获得上皮组织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后续的听理论课打下基础。这也符合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提出的另一认识论规律:“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如观察分析气管、食管上皮)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如理解上皮组织的共同特征)。这是毛主席称之为“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通过引学,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再也不是难理解的课程了。 讲稿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并贯彻“少而精”原则。使讲习比从过去的1:1下降至1:1.5—2(引学时间计算在实验时间之内,安排在实验课的后三分之一左右进行)。 毛主席说“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又说“当人们已经认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的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因此,我们在实验课中,添加了小肠切片,观察肠上皮。此外继续深入观察猫气管食管切片,除了仔细观察这三种被覆上皮之外,还要观察腺上皮、结缔组织中的血管。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再进一步观察上皮下面浅红色的疏松结缔组织、兰色的透明软骨、红色的肌组织以及夹在气管和食管之间的一条神经纤维,让同学们建立起器官是由不同的四种基础组织构成的基本概念。 3、与时俱进,改革引学方法,录制导学录像片,进入电教时代 65级学生引学用的是显微镜,一位老师要带教23—25个学生,再加上显微镜老旧且型号不一,质量不高,使用技术也不太熟练,影响引学效果;老师也感到很累。1984年,学院率先引进显微摄像机、录放机和磁带等电化教学设备,组胚教研室也从创收收入中购买了2只20寸大彩电,放置于实验室中,并委派蒋冶棠老师编写电教脚本和配合电教室录制导学录像片。从此开始,导学不再用显微镜,变成看电视了。以后,在江苏省解剖学会组胚学组(镇江)会议上,我院放映了导学录像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学组决定,为推广这一改革并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参编学校,主要有南医、徐医、苏医、通医、扬医和铁医等。使全省医学院校共享这一成果。关于此点,已被成令忠教授主编的《现代组织学(2003版)》收录于我国组织学进展中。 三环节教学法直至2005年左右被更先进的电脑课件教学法取代,前后跨越39年,成为我校组胚教学的特色之一。这是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取得的。这些原则在今后的组织学教学中还是必须遵循和坚持的。(未完,见下期报纸)

第04版

故 乡

摘要:故 乡 你可还记得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你可还感慨于吴琚《浪淘沙》中的“故乡心事在天涯”?你可还落泪于王恭《春雁》中的“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故乡,故乡,故乡……有多少人在恋着故乡啊! 我们到底在歌颂故乡什么?我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中或许有答案。他讲道:“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从故乡中走出了一代代的人,他们对前方未知的新世界充满了好奇,便头也不回,义无反顾。他们去四处奔波,各方流浪,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于他们而言,心到底走了多远,又沉了多深,无从衡量。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某些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总有某些流浪的心独自蜷缩在角落,静默沉思或泪流满面,这时,故乡便从他们心头浮上来了。 青年作家卢思浩在《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说:“即使你深夜泣不成声,第二天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泣不成声,车水马龙,也许孤单,也许不安,但总有东西在这些游子身后默默地给予他们无与伦比的力量,让他们仍然勇敢并且微笑地面对生活,我想,故乡,一定在其中。 因为故乡,是温暖的。 我们将我们的成长,回忆与欢声,都存放在了这里。比如在小学校园旁边我曾摸到过刺猬,在田地旁的清水中我曾捉过蝌蚪,我曾挨过父亲的训斥,也曾听过母亲的谆告,我被哪位老师罚站过,又与哪位同学分享过小秘密……如此种种,皆是温暖,皆是故乡。 故乡也许并不是风景画般美丽,也并不像世人描述的那般美好。曹文轩的《前方》中有这么一段话,“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可是,抽象的感觉亦是温暖。正如韩少功所说:“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我们记忆里最熟悉的故乡,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故乡就如向井底投一颗石子,即使久无回响,仍然念念不忘。 可是也不乏有的人,忘记故乡,在追求利益的他乡。这样的人,心总是在黑夜中漂泊,他们感受不到太阳的温暖,也收不到蓝天白云的问候。迎接他们的,或许有他们梦寐以求的利益,但肯定会有心灵的居无定所。 以《我心归去》中的一段话结尾我觉得恰到好处: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在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拿什么留住你,金庸

摘要:拿什么留住你,金庸 我今天想冒昧地来谈一谈金庸先生。我在网上看到金庸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去看了一下亦舒(金庸老友)的微博,她只发了一段话:每一宗往事自有它的精魂,于无奈、寂寥、伤怀之时,悄悄一缕烟似的逸出,钻进当事人脑海,挥之不去。仅此而已。 那天晚上我的朋友圈里全是诗人(笑),“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者也。我看到之后先是欣慰,又是悲凉。欣慰的是有那么多人爱文学,爱金庸。而为什么感到悲凉呢?第一,我想起了在《大风歌》的作者张贤亮先生去世时凤凰网一位记者写的文章,题目叫做《在这个时代,一位优秀的作家除了去世还能凭借什么上头条》。想想真是悲哀,不知道是文学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木心先生去世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发《从前慢》,余光中去世的时候《乡愁》又刷了屏。但深入了解他们思想的却很少。思想是痛苦的,费劲的,趋利避害是我们的固有属性。于是我们很少能够深入进去思考一些东西。木心于是在《琼美卡随想录》中不无孩子气地断言:大众没有观点,大众没有记忆,大众更不会思考。 第二,我悲哀的是,我觉得金庸的死好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狂欢”,这个情景我再熟悉不过,当我最爱的作家木心先生去世时也是这样,整整一朋友圈的诗人,然而当我尝试着和他们谈木心时,他们甚至连木心是男是女都搞不清,好比浮在水面上的一层油,永远在表面徘徊。文学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标签,一种消费,发条朋友圈哀悼一下金庸,整个人都变得文艺了呢,然后该干嘛干嘛。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微博热点随时都在更新,离金庸先生去世才仅仅25天,那天晚上的诗人们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哀悼了金庸,哀悼了李咏,官宣了赵丽颖,为吴亦凡刷了榜,还顺带骂了一下辱华的杜嘉班纳,社会热点在哪他们就去哪。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描摹了现代人这样的丑态: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哪有那么便宜?是哇,哪有这么便宜? 我父亲那辈人爱读金庸,他们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游戏,独爱武侠小说,在金庸先生去世的那个晚上,我父亲将车库中整整一箱金庸先生的作品翻出,擦去灰,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我曾是查良镛先生的读者。我的姑姑很少发朋友圈,她那晚破天荒更新了一条动态:“你瞧天上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所以我在开头就说了,我今天很冒昧地来说一说金庸,因为在他们那代将青春都交给金庸先生书写的人面前,我不配谈。 我并非懑懑不平的愤青,也无意做一个改变文化结构的英雄,金庸去世,全民哀悼,实在是好事好事大好事,这至少肯定了金庸先生作为一个通俗文学家是成功的。我之薄薄心愿,只想有更多的人在哀悼过后去理解金庸先生的作品,那是金庸现在存在的方式,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健在的文学大师,别等到他们去世的噩耗传来,再或真诚或虚伪地流下几滴悔恨的泪水。

和风之心

摘要:和风之心 睁开眼,天空是无尽的蓝,澄澈,白云点点,光影交织,风儿拂过,氤氲了心扉,一切都刚刚好。乡村就是这样地贴近自然,随处都可以感受生命的律动。 最爱乡村生活的闲适平静,人们都不紧不慢,闲暇时到田边走走,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饮食简单朴素,虽不比山珍海味,但自成一派。家中菜园,随手摘取,一盘时令小蔬,一碗清粥,静静地享受着一份惬意,夕阳余晖里,落幕。 如今谁又有一份和风之心?似乎乡村最好的模样都留在了记忆里。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而后,搬到了县城,且不说烦人的噪声,空气质量每况愈下。没有多少无可挑剔的晴天,空气好像蒙上了几层纱,混杂着难闻的化工气息,再也不敢肆意贪婪地呼吸这“空气”。 又回老家,心中五味杂陈。岁月的足迹爬满了祖父母的额头,老屋也斑驳了。而农村里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大多出去闯生活,在城里安家落户,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乡村似乎也随着这城市化的潮流,慢慢老去,已然垂暮。 那时的河水还不似这般污浊,河水简单沉淀后还可洗衣做饭。如今河道发黑发臭,即使治理过也不比往昔,漂浮着垃圾,景象令人心痛。打听之下,原来人们都把秸秆堆进河道里,任其腐烂。 政府禁止焚烧秸秆,村里烧土灶的也越来越少,只有老一辈们还使用着这种传统方式。秸秆还田固然是美好的设想,可确实缺少一定的工艺支持。于是农民们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在晚上偷偷地烧,烟气飘散,熏得人睁不开眼,要么就堆进河里,造成的污染也不堪设想。 可我总觉得那些化工厂排放着的废水废气废料不知比这秸秆坏上多少倍。可它有着经济效益,能够带动发展。但有些破坏真的可以补救吗? 生活的齿轮转动不停,每个人都在追逐生活的步伐,缺少一份和风之心。我们变成了微尘,摇摆不定,但当我们面对那无垠、富有生机的绿时,它依旧美得窒息,它是否又在呼唤那沉睡已久的和风之心呢? 乡村渐渐消失在城市化的边缘,不再棱角分明,也不再有一些鲜明的印记,伴着乡村一起消散的还有曾经的过往。怕的就是有人失去了对乡村的这份情怀,那么我们的乡村也就有些支离破碎,我们只能在相片和记忆的尘埃里搜索回忆,一点点拼凑出它的样子,不过好在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现在保持一份和风之心还来得及。 和风之心,与万物共生,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城市和乡村是可以协调的,如同我们与生活,我们与和风之心一同前行,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我们的本真。

惊蛰之声

摘要:惊蛰之声 多年前偶然读到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这是我与太宰治的第一次邂逅。宛若惊蛰,这是我对他的文字的最大的感触。 他说“我急切地盼望着可以经历一场放纵的快乐”,也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他想用细条纹的麻质和服装着自己度过夏天,也想变成一条小鱼飞身瀑布。 每每读及,都会想起春日里生于背阴之地的三角梅,带着阴柔之气,带着惊蛰之声的惊喜,像荡漾在书法笔墨中的游丝软缎一样,刹那心惊。越往南,三角梅越开得茂盛热烈,兀自地开着,赴死似的开着,分明有着赴汤蹈火的动人与烈焰。他的文字倾情,可以让每个后来者清楚地感觉到他在一字一句、一刀一刻地雕琢自己,越读亦越入迷。沉陷书中的我们像是北方人去体味南方的冬天,几乎有一种贪婪与惊喜。 灵魂的惊蛰更美。惊蛰之后,他永远是少年,天生带着植物的气息,干净透亮,脉络清晰。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存在永远的少年感,但是,我们最终没有太宰治先生那样的怀疑与完美主义,没有批判的勇气,见惯了腐朽,也就成了腐朽。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与太宰治,就是隔着这样的距离。 活着并不需要面具,活着也不需要按照世间通俗的框架强装在自己身上。活着只需要期许,或许只是期待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一双有最真诚的星光的清澈眼眸,这便是信仰所在,无异于是希望的曙光。 越来越感觉太宰治就像是一个手艺人,只是匠气不重,他把手艺当成享受,一针一线地绣着这张叫作“人生”的底子,带着颓唐,带着满足,也带着追忆往昔的淡淡心酸。当所有的所有成为过往后,唯有文字魅力永存。让读者在展开书页的刹那,突然被惊醒,看见另一个自己。 多想也可以拥有一件“适合夏天穿的和服”。 那也就是属于我的,惊蛰一声。

徐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365次访问,全刊已有1787910次访问